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杭州评话又称“杭州大书”,是浙江著名曲艺曲种之一,已有八百年历史,是最具杭州特色的地方曲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南宋时期临安的“说话”“讲史”等古代曲艺形式,富有浓郁的杭城地方特色——评说历史、讲述故事、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是杭州世风民俗的最好摹本之一。浙江将“文化文明建设”置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突出位置,着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而杭州评话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独特韵味,承载着社会群众的集体记忆,对构建区域文化认同、增进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均具有重大意义。


调研团于“朝晖街道古韵居百姓书场”门前合影留念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研究生社会调研团以“曲艺唤共富,非遗话传承——以杭州朝晖街道古韵居百姓书场为中心的调研”为题,助力非遗杭州评话传承。调研团首先走访朝晖街道周边群众,收集听客们的想法与意见,了解杭州评话的传承现状。随后,调研团即赴朝晖街道古韵居百姓书场,亲临现场感受杭州评话魅力。

本场评话演出艺人是胡达,其为目前杭州评话登台表演者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师从杭州评话省级传承人王超堂先生,来自杭州滑稽艺术剧院。该曲艺单位拥有九项非遗保护,亦为杭州评话责任保护单位,始终致力于杭州评话保护。舞台上身着蓝褂的胡达绘声绘色的表演,用十分地道的杭州方言为听客们讲述《精忠岳传》,一人分饰多角,标准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很快将听客带入表演情境。

台前有着精彩演出的胡达在幕后下了不少苦功夫:自2010年开始学习杭州评话,至2016年5月正式登台演出,数年如一日的练习和打磨才有了如今的精彩作品。谈起杭州评话,胡达眼中充满了热爱,“我有的一切都是杭州评话给我的”,杭州评话于胡达而言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意味着文化传承与坚守。


胡达与调研团亲切交流

曲艺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如何令之在当代焕发新生命,在杭州评话传承中至关重要。胡达对杭州评话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对噱头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老书新说”。如何在原有故事情节中插入合理的噱头,不仅有赖于演员的传统文化积淀,还十分考验演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往固有的噱头,或许是神仙、老虎,实在不行就放出个“鬼”,现在的噱头则需要推陈出新。

“艺术到最后比的是文化”,胡达始终坚信“文化”是演员的生命线。讲好故事,不唯依靠演员的“嘴皮子”功夫,不停地学习和思考才是硬道理。胡达在闲暇之余从中国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百看不厌的四大名著总能给予他灵感。在日积月累的传承与创新之中,演员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哪怕是同一本子,演绎主体不同,演出效果也截然不同。故此,杭州评话不仅是一门方言艺术,亦是角儿的艺术。


胡达现场表演杭州评话

胡达表示,“想让杭州评话振兴,还是应该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场,现场感受杭州评话的魅力,政府在这方面出了很大的力”。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朝晖古韵居百姓书场作为杭州评话的重要传承保护基地,十几年来坚持公益开放,守正创新,为振兴非遗曲艺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今,漫步朝晖文化公园,听一段评话,品一盏清茗,已成为不少周边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一环,朝晖古韵居百姓书场亦成为雅集之所。在这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表演之中,越来越多市民了解并爱上杭州评话,激活了杭州评话独有的生命力。此外,朝晖街道古韵居百姓书场的评话演绎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精神共富”,有益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肖玲玲 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