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官网)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官网

3月2日,云南农业大学陈玮、盛军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绍华共同通讯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Dual domestications and origin of traits in grapevine evolution”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当期封面。该研究通过全球3525种栽培和野生葡萄品种来阐明葡萄的进化和驯化历史。据悉,这是云南农业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8655

近年来,各种遗传学研究对栽培的葡萄(简称为 V. vinifera)的起源进行了探索,但对葡萄驯化的关键细节往往不一致。一些研究表明,在法国和伊比利亚最早种植欧洲酿酒葡萄的时间要晚于3000年前。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在以前的分析中对葡萄品种的采样不充分和遗传数据的分辨率有限造成的。因此,该研究报告了来自全球队列的基因组变异数据集,以系统地描绘葡萄遗传多样性的结构,探索V. vinifera 的起源,推断假定的传播历史,并研究关键的驯化性状和多样化特征。

本文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从全世界16个国家的23个机构收集的2448个葡萄样本的巨大基因组,最终确定,冰川期在500ka左右将葡萄分裂成东部和西部生态型不同的和适应当地的品种。在最后一次冰川运动中,东部生态型分裂为两组,每组都产生了一个驯化过程。正是这种东部生态型的分裂,以前没有被解决为两个不同的驯化过程。

本文的研究结果似乎表明,在景观层面上出现了多种驯化形式,其中人类交流可能是促进基因流动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样的驯化等位基因在多大程度上被人类在不同种群之间传播或存在于野生种群中,这是一个仍然存在的问题,答案将阐明人类在葡萄驯化中的作用。

本文产生的巨大数据集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提供对葡萄进化细微差别的洞察力。更高的分辨率将浆果颜色的变浅锁定在一些未知的基因上,这些基因靠近先前涉及的MybA基因座,并表明古老的马斯喀特风味出乎意料地罕见,可能是因为有一种阻碍固定的多态性制约因素。这项研究没有涉及到基因组结构变异的影响,即许多区域在不同的栽培品系中已经丢失。这已被证明是驯化的葡萄相对于其野生祖先的功能变化的关键。下一个重大步骤将是把这些数据整合到一个结构图中。

据悉,云南农业大学陈玮教授和盛军教授所在的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为了加强云南及西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依托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整合两校相关优势力量组建的。2015年12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验收并正式运行,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近5年实验室围绕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研究,获各类科研成果奖2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特等和一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0项。近5年,实验室围绕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主持承担了国家“973”项目3项、“973”课题7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基金重大计划3项、国家基金重点1项、NSFC-云南联合重点9项等一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在研项目总合同经费4.63亿元。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云南农业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官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