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考研(逻辑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逻辑学考研,逻辑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学习《离散数学》和《逻辑学》

简单看了一下《离散数学》对我来讲没有难度,因为《高等代数》里的“矩阵”我自己学过,排列组合也很熟悉,“集合论”也学过,算法语言、逻辑代数也接触过。但是《离散数学》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所以还是需要学习的。

《逻辑学》早年看过一本匈牙利人写的,感觉很费力气,不过也有了一点基础。今后打算就写《离散数学》、《逻辑学》和C语言这三本书的学习总结。

写个短篇小说,某某号把我彻底封杀了。写个学习“甲骨文”也招惹疯狗咬;写学习《韩非子》的新的也被封杀;写《自然数原理》也招惹人。不过最近考虑再把“孪生素数对”的证明写一下。听王八叫唤就不要过河了,听蝲蝲蛄叫唤就别种地了。

这个孪生素数对的证明,大方向是对的,可以说完成了百分九十以上,就是最后一点我自己感觉有点问题,主要是“方程解”的问题我不太熟悉,没有解决。

全部证明过程的思路是这样的:

1、 用六个一组的等差数列表示全部自然数,也就是“仰韶公式”。

2、 自然数里的素数,除2、3外全部包含在数列6N±1里面。当然这两个数列里还有它们的合数。

3、 研究在数列6N±1里面合数形成的原因,可以写出四个“合数项方程”。这四个方程可以很方便的求出在数列6N±1里面的合数所在的“项”,代入数列6N±1就可以求出这个合数。

4、 这个四个方程的项数N是在自然数1、2、3……∞是连续取数,但是不同的N方程会出现有解和无解的情况。在数列6N+1中必须两个方程同时无解,所在的项数N代入6N+1就是素数;只有一个方程有解,所在的项数N代入数列6N+1就是一个合数。

5、 数列6N-1只需要一个方程就够用了,方程有解,所对应的项数N是合数项,方程无解,所对应的就是素数项。

6、 这样我们就有了三个合数方程组。

7、 现在问题简单了,只要能证明取相同的项数N,这三个方程都无解,并且证明这种项数N有无穷多,就证明的在自然数里“孪生素数”有无穷多对。

就是把证明孪生素数对的问题,转化成了一组方程组(三个),取相同的一个数,这个三个方程式同时都无解,并且这样的数N有无穷多。

但是最后一步我证明不了,因为“方程组”这部分我不熟悉。用这种方法证明,我感觉我最后得步骤是不严谨的。数学证明需要数学逻辑的严谨性。

这样说也说得过去,感觉不太严谨。

比如:在数列6N±1中的素数都是无穷多的,在数列6N±1取一个最大的素数对(S-,S+)。我们可以在数列6N-1取一个比素数S-还要大的素数Sm,这个可以做到。Sm+2 就到了数列6N+1里面,形成了一个新的数对(Sm,Sm+2)。Sm+2既可以是合数,也可以是素数,但是它不能确定永远都是“合数”。如果是素数,那么数对(Sm,Sm+2)就是一个新的素数对。这与数对(S-,S+)是最大素数对相矛盾,所以自然数里的素数对有无穷多。

问题出在斜体字部分,我无法判断这句话的逻辑性,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如果这句话没有路基问题,这个证明才会成立。

最后说点闲话。

许多年前保定市就有一个老房子,人们说那时民国时期的“河北大学”。这个老房子在2000年左右被房地产大开发拆掉了。

在网上看一些文章,说民国时期哪个城市有大学,总是把保定排除在外。但是在明清和民国时期,保定府的地位是很高的,属于北方政治、军事、文化重镇,不可能教育落后其它的所谓的大城市。

“河北大学”是民国成立后,曹锟在1913年建立的,到1923年解散的。毕竟是在河北省意义上建设的高等学府,所以保定民国时期的有“河北大学”。

河北农大是1904年建立的,一直在保定,以后叫“河北农大”,毕竟在民国时期也属于高等学府。

“保定军校”不用说了,是“黄埔军校”的前辈。黄埔军校的教官大部分都是保定军校的。抗日时期的兵团司令大部分也是保定军校生。所以“保定军校”在民国时期也是一所高等的军事学府。

就是一些革命家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出发地,也是保定,至今旧址还在!

我不明白一些人你们到底看没看“民国历史”就胡乱写文章,其实民国时期保定市是一座重要的文化城市,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以后我就学习这玩意了,不会妨碍谁的利益吧?

2023年8月19日星期六

逻辑学考研(逻辑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