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经济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文 | 郑渝川

本号原创首发

亚当·斯密当然为现代经济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副教授、美国社会学会经济社会学分会主席埃米莉·埃里克松在其所著的《贸易与国家:企业与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一书中强调,斯密的理论,尤其是对经济增长的推崇,以及经济增长奥秘的揭示,其实可以追溯到斯密一个多世纪以前的英国经济思维,以及当时的经济实践。

换言之,伟大的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伟大的经济学家自己创设的,也同样根植于更早期的近代经济思想的前人成果,以及实践成果。

16世纪、17世纪的英格兰,还没有经历工业革命,却巧妙地把握了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殖民扩张的机遇,击败当时不可一世的殖民霸主西班牙,并与法国等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取得相当的竞争优势,在印度次大陆以及北美稳稳地打下了楔子。

东印度公司等特许公司,一方面代表英格兰在海外殖民地以及一般海外贸易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为商业群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这些特许公司要获得特许,需要赢得政治权力的支持——在获得利益以后,商业群体还必须致力于保住自己的特许资格。

这就类似于英国、美国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而今非常普遍的政治游说。但《贸易与国家:企业与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书中指出,当时在英格兰政治和商业领域内的领导者之间,还没有形成密切协作。或者说,“英格兰商人在国家机器当中没有很好的代表。他们对政治的直接影响有限,因此必须诉诸公共辩论……”从而争取有利于其商业利益的政策,“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一种新的经济话语的产生,该话语将塑造未来几个世纪的经济学发展的轨迹。”

1555年,(英格兰商人发起成立的)莫斯科公司获得了皇家特许状,取得了与沙俄贸易的专属权。这创建出一个特许经营的先例,英王伊丽莎白借此推动了英格兰海外贸易的秩序化,并有助于国家筹集资金。之后陆续获得特许许可的公司还有几内亚商人冒险家公司、霍金斯航行公司、开泰公司、皇家矿业公司、矿物与电池工程公司等。书中指出,这些组织首先追求扩大贸易范畴,稳定市场,引入但改造了英国的官僚行政体制,形成了独特的公司组织文化。

海外贸易收益前景日渐显现,这就使得一些贵族、商人希望通过游说王室、政府来获得新许可。书中指出,特许经营其实相当程度上就等于垄断经营。所以,海外贸易的高利润使得破除垄断或维持特许的辩论持久化。双方或自行或委托学者来系统化地阐述破除/维持垄断(特许)的必要性,如书中所说,这就是经济学辩论的重要起源,“加速了一个新的经济研究领域的发展,并塑造了它的轨迹。”“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明确吸收科学方法……(到17世纪中叶)一个独立的、有关贸易的共同知识体系正在形成。”

如《贸易与国家:企业与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书中所言,16-17世纪英格兰商人驱动的经济学辩论,打破了此前经院派学者源自宗教使命对经济、贸易、金融事务的污名化,使得金融行业的安全扩大成为可能。当然,经济学辩论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带有伦理解构的特征,比如高利贷被新兴商人和金融家认为是合理的,又如商人们对于官方的济贫职能也颇多讥讽。

当时的经济学辩论还产生了一个作用,那就是让为商业和金融的辩护变得抽象化,“起到了遮掩私人利益的作用,并将争论提升到哲学研究的更高层次”。

这样的抽象化,也使得“分析单位由个人转向国家”,使得为个人利益而实施的辩护,变得更加合理化,而推动了各式各样的重商主义,比如单边主义、公司主义、金银本位主义开始被古典经济学典型的自由贸易理论取代。

16-17世纪的欧洲,渐渐崛起的国家还包括摆脱了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荷兰)。为什么荷兰没能成为英国那样的贸易霸主?荷兰国内的人文道德哲学比英格兰还要突出,而且前者地处欧洲大陆(虽然是边缘地带),因而能够获得法国、德意志等欧洲大陆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思想文化成果。荷兰人在17世纪初涌现出了格劳秀斯为代表的杰出知识分子,开创了自然法概念和国际法领域。而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则是自由主义哲学至关重要的代表人物。

17世纪的荷兰也有了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和伦敦都有股市,也都发展出复杂的金融工具。甚至在航海贸易业务领域,荷兰比英格兰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如《贸易与国家:企业与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书中所说,“17世纪的经济文本并不是在大学里产生的;它们是由商人、商贩和政治家创作的”。当时的荷兰尽管拥有很多优势,却也不乏缺陷、弊病。比如行会组织发达,商人更加热衷于通过合作、合股等方式让荷属东印度公司、新荷兰公司(负责美洲贸易)获得政府许可,然后在特许公司的框架内展开博弈。也就是说,荷兰商人并没有,或者说更少驱动围绕破除/维持垄断(特许)的辩论,荷属东印度公司、新荷兰公司的权力结构、利益结构要稳固得多,恰恰也因此使得相应的经济学论辩缺席。

书作者在撰写《贸易与国家:企业与政治如何重塑经济思想》一书时,参考了1580-1702年间多达2353种著作,借助计算机手段进行了文本梳理、线索挖掘。这本书的重大意义就是使得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视角,摆脱了很多人不经意带有的“信仰个人天才”,推动转向了社会学领域,强调理论成果是“大规模群体过程所产生的科学进步”的结果。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其他伟大的经济学家,“不管一个人有多出色,只要他的想法没有被其他人接受,他就不是变革性的思想家”。

经济学研究(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