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考研(应用心理考研考试科目)




应用心理考研,应用心理考研考试科目

2022年07月31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徐杰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袁逖飞课题组、天津医科大学毛富强课题组的合作论文Time-dependent affective disturbances in abstinent patients with methylphenidate use disorder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Psychiatry杂志正式在线发表,该文首次揭露了利他林依赖者戒断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并随四周的住院治疗逐步改善,提示了利他林成瘾的危险以及对其成瘾治疗的建议。

哌醋甲酯(MPH),也被称为利他林,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兴奋剂,它通过阻断再摄取转运体来增加多巴胺浓度。临床上,利他林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缺陷障碍(ADD)和嗜睡症[1]。并且利他林有可能作为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的替代疗法[2,3]。常规临床治疗剂量的利他林被认为是弱兴奋剂,不会引起足够的多巴胺释放,进而产生潜在的成瘾风险。但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摄入利他林可能却有很高的滥用风险[4,5]。

近年来,利他林由于其治疗特性,被冠以“聪明药”的美名,部分学生为增强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开始盲目服用利他林。在美国,过去30年中,利他林在高中生中的非医疗使用有增加的趋势,从0.1%-0.7%增加到2.2-2.8%[6]。在另一项研究中,23%的青少年在进行药物滥用评估时报告使用了利他林,其中6%被诊断为利他林使用障碍[7]。在大多数情况下,利他林滥用报告为注射或嗅探,很少有报告口服。在中国,利他林滥用屡见不鲜,一些家长为提高孩子成绩从非正规渠道购入利他林,最终导致孩子成瘾的发生。

本研究报告了61名通过口服的方式导致利他林滥用的患者。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该人群戒断后的情绪状态和其他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表现出长期口服利他林的历史和停药后的戒断症状。在61名患者中,51名为男性,平均年龄为19.607(SD=1.891)岁。其中大部分学生为高中生(42人)。其中18人是通过家长获取药物并开始服药,19人是通过朋友介绍开始服药,24人通过自己查询获取药物。利他林的首次使用主要发生在高中入学阶段,即14-16岁(图1)。这部分患者开始使用利他林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表现出高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418, p=0.0008)(图2A)。在利他林戒断期间,焦虑和抑郁得分均呈稳定下降趋势(图2B)。值得注意的是,焦虑得分与抑郁得分的变化不存在相关性(R =0.04032, p=0.758)(图2C)。

此外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日的使用剂量与患者的抑郁得分、和焦虑得分无显著相关性(F=1.719, p=0.195; F=0.0007677, p=0.978)。成瘾年限在抑郁得分和焦虑得分上均呈轻微负相关,但并不显著(F=1.871, p=0.177和F=2.276, p=0.137)。而药物使用动机量表中的消极情绪因子与每日使用剂量呈显著正相关(F=7.393, p=0.0086),提示患者在感受到负性情绪时可能会加大使用剂量。此外,吸毒动机量表中的社会压力因子与每日使用剂量呈轻微正相关(F=3.367, p=0.0716) (图3)。以上发现提示负性情绪、社会压力越高,每日使用剂量越大。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多为高中生或本科生,学业压力较大,为增加学习、工作效率而开始使用利他林[8,9],提示学业压力可能导致利他林成瘾。

以上结果表明口服利他林依赖者在戒断期间产生了严重的情绪障碍。但随着戒断时间的延长,抑郁和焦虑症状会逐渐缓解。在其他药物成瘾者中,如甲基苯丙胺、酒精、尼古丁和海洛因[10,11],戒断所导致的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已经被广泛报道。利他林戒断所导致的严重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为利他林依赖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启示,即服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或可有效帮助利他林的戒除。

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与药物戒断后中边缘多巴胺传递的中断、神经营养因子的降低、阿片受体信号的改变等有关[12-14]。而与其他成瘾药物类似,停用利他林会增加中脑神经活动,并改变应激系统[15]。其他临床病例中也报道过,在利他林戒断后,患者出现抑郁、疲劳、食欲减退,甚至运动障碍(如肌张力障碍)等情况[16,17]。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研究中的利他林成瘾患者在住院初期表现出了抑郁和焦虑的相关关系;但在治疗过程中,抑郁分数的变化与焦虑分数的变化无关。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阐明利他林戒断的其他详细症状和背后的神经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报告了戒断期利他林依赖者的消极情绪状态。此外,该研究提示消极情绪状态是成瘾严重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也是临床治疗的潜在目标。

BMC Psychiatry为Springer Nature旗下的开放获取期刊品牌。该杂志主要关注精神疾病预防、诊断和管理等方向,以及相关的分子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和流行病学,BMC Psychiatry最新的影响因子为4.144,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天津医科大学毛富强教授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徐杰老师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博士生张艺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孙沛副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学系研究生王楠参与本项工作。该工作得到中国禁毒基金会、国家自然基金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委高峰临床医学专项资助以及上海市卫生委员会百人基金的支持。

应用心理考研(应用心理考研考试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