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考研(集美大学考研分数线)




集美大学考研,集美大学考研分数线

2022年12月28日,《福建日报》以《 瞄准国家与地方需求做强“工海”特色——集美大学加快建设“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 》为题,报道该校做强“工海”特色,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红砖燕尾,飞檐翘脊,红顶双坡,中西合璧的嘉庚风格建筑群,是集美大学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学校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8年创办。


▲集美大学新校区。2009年10月,作为全国唯一的高校建筑入选“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2018年10月,集美大学百年校庆之时,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学校,指出学校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为国家、为福建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近年来,集美大学瞄准国家与地方需求,做强“工海”特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

▲2006年,允恭楼群、尚忠楼群、科学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集美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陈嘉庚17岁随父到新加坡闯荡,成就基业后回到家乡,创办多所学校。集美大学办学始于陈嘉庚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

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5所院校合并,组建了集美大学。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嘉庚精神是集美大学的“传家宝”,学校把嘉庚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贯穿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师生烙上“嘉庚”印记,植入“诚毅”基因,集美大学毕业生的“诚毅”品质、实干精神深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好评。


▲校友们参观学校校史馆

学校开展嘉庚文化“强心”工程。实施红色基因传递计划,以集美大学早期革命者事迹为原型,拍摄主题视频《闽海之光》;汇编《百年党史红色集大》展现校友在不同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百年文脉传承计划,编著《百年集大嘉庚建筑》,推出“阿诚小毅说校史”校园文化地标及嘉庚建筑语音导览等,激活校园文物建筑的历史记忆。实施嘉庚精神传颂计划,通过理论研究、嘉庚文化节、主题实践等不断丰富校本精神内涵,引导师生体悟嘉庚精神,践行诚毅校训。每年暑期组织师生奔赴福建大田、安溪等地,开展“寻访校主足迹,重温光荣校史,传承嘉庚精神”实践活动;2021年,学校师生首演大型交响合唱情景剧《华侨领袖陈嘉庚》。

▲主题视频《闽海之光》


▲学校师生首演大型交响合唱情景剧《华侨领袖陈嘉庚》

在嘉庚精神的引领下,集大师生校友将爱国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各行各业做出了突出成就。护送“钻石公主”号邮轮上中国同胞回家的校友刘丹蕻说,“作为海外游子,觉得自己一直是和祖国同在的,嘉庚精神也一直是我的精神力量,帮助我坚定信念,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校友刘丹蕻护送“钻石公主”号邮轮上中国同胞回家

支援西部建设的2020届毕业生李欣媛说:“嘉庚精神是大爱,是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爱,我们在集大所学、所养成的品格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轮机工程学院2022届毕业生马瑞声在极地中心工作,他说:“在这里有许多集大校友,他们坚毅顽强的品格让我深感集美航海人特有的精神品质。”2022年,学校相继举办纪念陈嘉庚创办水产科102周年暨水产高等教育50周年、海外教育学院成立20周年、厦门市工业学校教育赓续三十周年等重大活动,全校师生以及广大校友、校董、社会各界贤达热情参与,体现了集大“嘉庚”名片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分两批出征南极,图为“雪龙2”号上的集大人

“工海”特色,学科融合成就优势格局


▲集美大学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总长199.90米、型宽32.26米、型深18.00米,总载重吨达6.4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集培训、科研和运输功能于一体。

陈嘉庚对海洋与经济的关系认识深刻。他说:“海洋事业为世重视,各国无不皆然,其技术之重要,前途之远大,生活之安定,为各业冠。”因此,在培养海洋人才、力挽海权上,他总是不遗余力。正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他创办集美航海教育,经过百年发展,集美航海教育不仅在航海方面,而且在整个海洋学科领域,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校党委书记沈灿煌与全校政工干部、青年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

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校党委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三个“第一”的基础是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更谈不上创新。校党委提出,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要时代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同时,加快建设“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集大力量。

“在当前国家和省市发展都瞄准海洋经济的大形势下,集美大学党委认为,找准‘工海’这个发展方位和战略定位,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校党委书记沈灿煌说。学校提出的“工海”特色,是工科突显海洋特性,海洋学科与工科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进而形成“工海”创造优势的格局。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等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


▲坛紫菜种质改良与应用团队

学校以发展海洋学科为强校之基,立足高层次人才培养,密切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科、专业结构的互动,紧紧围绕海洋开展学科与专业梳理。学校着力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近五年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应急管理、数字经济等12个专业;凝练学科方向,整合组建了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装备与机械工程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及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等五大学院,做到工科突显海洋特性,文科凝练海洋方向,形成“船舶、海洋、港口”三位一体的工海学科格局。同时,为了做足海洋这篇“大文章”,学校重塑经管类学科专业优势地位,助力省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振业院士领衔抗疲劳制造团队致力于解决高端装备关键部件性能核心技术

聚焦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发展


▲集美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团队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是当下科研的热点。而新建不久的“厦门市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就是依托学校半导体研究院建设的。研究院拥有高水平团队和高水平研究平台,同时还成立了化合积电(厦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目前,研究院在金刚石和氮化铝相关产品方面,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团队还聚焦超宽禁带半导体在5G通信、电力电子、环境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这是集美大学突出工科特色服务国家省市发展新格局的典型案例。

集美大学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海洋战略,融入服务国家省市发展新格局,在船舶自动驾驶、海洋腐蚀防护、鱼类遗传育种、坛紫菜种质改良、机械抗疲劳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下大功夫,不断优化社会服务的区域和领域布局。

2020年,学校引进了长期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等方面研究的谷宇教授,组建了智能感知与人工智能团队。该团队在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创新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谷宇教授团队

学校围绕产业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300多项。“抓住发展机遇,主动服务省市重点发展产业,是学校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校长李清彪说。

李丽娜教授团队专注船舶智能避碰20多年,开展的船用智能避碰导航仪的机理及其仿真、自动化及避碰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等多项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避碰技术现已应用于全球最大的智能船舶、复杂水域船岸协同渡轮航行智能预警系统,为国家智能船舶制造业及复杂水域VTS智能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陈思恩教授团队瞄准交通出行大数据领域,打造兼具“数据底座+技术中台+行业标准产品”能力的大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成果应用于航空、铁路领域。团队还与阿里巴巴、中交信科、京东数科等大型企业进行战略协同,推动了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的应用,衍生企业合计年产值连续多年突破10亿元。

深耕海洋,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学校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蓝色粮仓”战略

在厦门市离海岸线3公里的海面上,有一片长宽高各为十几米的网箱,这些网箱不仅可以漂在水面,还能沉入水下,里面养殖鱼类接近野生。这是集美大学新开发的“海洋牧场”养殖模式。

从传统的水产养殖到新兴的“海洋牧场”,这是集美大学突出“工海”特色,深耕海洋,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结出的硕果。

集美大学有着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的优良传统。在学校的校史馆里,留有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员签名的校旗,还有校友捐赠的南极石、校友参与南海诸岛建设留下的南海诸岛沙石。这些都见证了集美大学立足国家海洋事业,砥砺奋进的历程。

▲留有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员签名的集美大学校旗

张鹏飞教授是集美大学领军人才,曾任远洋船长、中国及英国律师、海事仲裁员。现在,他正在进行“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研究”。这项研究深入探讨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进而拓展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深度与广度,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鹏飞说:“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出中国的声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018年以来,学校抢抓机遇,深耕海洋科技,通过学科专业梳理,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团队、整合教学科研平台等一系列大调整,使学校“面向海洋”的特色更加鲜明,“深耕海洋”的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学校获批建设“福建省海洋信息感知与处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东盟地区水产绿色养殖联合研发中心”“福建省近海小型绿色智能船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厦门市海洋腐蚀与智能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和校级四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基本覆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并深耕海洋防护材料、半导体材料、海洋牧场装备、极地与海洋、生物医药等交叉和新兴学科领域。

“福建是海洋大省,我们希望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育种改良,助力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推动福建省海洋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学院陈天圣教授带领的水产动物基因编辑研究团队,致力于解决水产品种质资源改良的研发需求,优化了鱼类胚胎和细胞的基因编辑系统,为鱼类基因功能的解析和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据介绍,这项研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掌握种业核心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产动物基因编辑研究团队

▲海洋腐蚀与智能防护技术研究团队

集美大学服务海洋经济,既有渔业开发,也有环境保护。吴建华教授领衔的海洋腐蚀与智能防护技术研究团队深入开展了腐蚀与污损的智能防护技术研发,通过探明蕴含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关,大幅度提高了防腐防污涂层的寿命和保护效果,形成了系列产品和专有技术。

祁第教授领衔的极地与海洋研究院科研团队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气候变化导致1994年到2020年北冰洋快速的年代际酸化》的研究论文,找出了导致了北冰洋海水酸化的幕后推手。该研究院致力于从科学、工程、技术等多角度探究极地海洋环境演变与生态系统监测,中国滨海与养殖区海洋碳中和科学,工程和管理技术、中东盟珊瑚礁区环境与生态系统演变,为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参考。


▲ 极地与海洋研究团队

走向海外, 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 我校成功入选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产业创新 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前不久,集美大学入选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产业创新联盟首届理事单位。学校将与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六所高校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合力推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学校借助涉海学科专业特色,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互联互通。目前,学校已与17个国家60余所国外高校和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十三五”期间,学校成为亚洲航标培训基地、东南国际航运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还成立厦门东南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船舶辅助导航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学术平台。学校还承接了国际航标管理人员培训班,为来自亚非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百名高级航标管理人员提供了培训。


▲集美大学完成首届非洲人才培养计划,32名安哥拉留学生毕业

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参与技术援外工作。2017年选派教师陈家友参加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的桑给巴尔渔业和水产养殖技术海外培训班,同时为圭亚那水产养殖技术海外培训班授课。2019年,学校和中国国家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牵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家鳗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持续推进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促进全球鳗鲡产业的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2019年,集美大学还与中国昊远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探索校企合作培养国际人才的新模式,校企双方将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全球竞合与‘双循环’背景下福建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项目启动会

集美大学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除了在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也做到大展身手。学校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曲金良教授在海洋文化、海丝文化、海洋文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方面取得新成果,目前,曲金良正在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新编中国通史·海洋史》的纂修工程。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杰出访问教授吾守尔·斯拉木院士带领着教师团队承担《全球竞合与“双循环”背景下福建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将文化艺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多语言方式传播中华文化。“我们还成立了海丝沿线国家国别研究院,为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沈灿煌介绍。

集美大学是国家汉办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主要院校和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学校连续十多年向菲律宾、泰国、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派出300多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学校多年坚持举办“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中国寻根之旅福建省冬(夏)令营”,促进相互交往。学校还依托“东南亚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班”“东盟国家政府官员研修班”,做好对外教育交流。近年来,学校已培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短期华文进修人员超过9000人。

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倪辉教授

近日,50名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员”名单揭晓,厦门市有3人入选,集美大学倪辉教授位列其中。

1999年,倪辉首次来到漳州市平和县,从此与平和县蜜柚结下了不解之缘。23年来,他参与编制“琯溪蜜柚”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提出了以“优质品牌鲜果+多元化加工产品”的发展思路,研发建立了多项柚类水果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技术,成果转化带动琯溪蜜柚实现高附加值加工,创造产值超过60亿元,助力平和县蜜柚产业升级转型。由倪辉主持的科研项目“柚类水果采后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福建省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厦门大嶝岛等沿海地区,牡蛎壳一度堆积如山。集美大学曹敏杰教授带领“蚝壳惠民”研究团队的师生经过9年研究,通过系列处理工艺,使这些令人头疼的牡蛎副产物成为富含钙、镁、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及氨基酸的土壤调理剂原料,用于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近三年,“蚝壳惠民”团队累计下乡超过270次,从优质产品到定制服务,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土壤酸化治理新模式。团队研发产品惠农面积达11500亩、使用于42种农作物,帮助农户增收1087万元。该项目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水产养殖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拳头”学科。如何在传统水产养殖研究中融入现代农业学科?2021年以来,学校相继成立了鳗鲡产业链跨学科研究团队、贝类产业链跨学科研究团队、蟹类产业链跨学科研究团队、牛蛙产业链跨学科研究团队、海洋牧场与养殖装备研究团队等5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这些团队打破院系壁垒,注重学科交叉,做到集成各学科研究力量来攻关,同时,在攻关过程中,注重融入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 江兴龙教授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江兴龙教授对乡村的扶贫助农从未停止。他常常带着学生行走于农村和养殖场,将养殖理论研究、科研工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更多青年参与到振兴乡村的事业中。

经多年研发,江兴龙研制了完全国产化的高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水循环利用率达97%,比肩国际最高水平;构建了从鳗苗到成鳗的循环水养殖高效绿色养殖技术体系。结合担任省科技特派员及后续他发起的省级团队特派员工作,他长期深入清流县林畲、灵地、嵩溪等乡镇的19家养鳗场,指导应用循环水养殖技术,改造提升工厂化鳗鲡养殖面积约21万平方米。他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鳗鲡绿色养殖与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经多个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100多个养殖场(加工厂)应用,累计新增产值298.8亿元,获2020年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

如今他的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到我国的广大农村。不仅帮助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江兴龙说:“我们走在行业的前沿,一定要站在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守住绿水青山。”

  • 信息来源:福建日报;集美大学官微。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出版发行

集美大学考研(集美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