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法学(复旦大学法学院)




复旦大学法学,复旦大学法学院

“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是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在北碚办学期间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3月24日,以《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为核心,展现其笃定恒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的电影《望道》正式在全国院线上映,我区市民也纷纷走进影院观看影片,缅怀革命先辈。

市民走进影院观看影片《望道》。

据介绍,《望道》由侯咏执导,刘烨、胡军、文咏珊、王锵领衔主演,吴晓亮、奚美娟特别出演。影片以《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为核心,将其与挚友陈独秀、妻子蔡慕晖,以及众多亲友、学生的一生娓娓道来,向观众展示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群有志者坚守真理与信仰的热血故事。

陈望道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传播者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是中文修辞学的奠基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新闻系,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

上周末,小布在UME北碚影城内看到,许多市民都携亲带友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小布还在观影中发现,《望道》中不少篇幅都聚焦在抗战时期的北碚。1937年,复旦大学师生从上海辗转迁移,最终在北碚建校复课。彼时,陈望道、周谷城、孙寒冰、曹禺等名师云集,2000多名青年学子蓬勃热血,嘉陵江畔、西山坪脚轰炸机盘旋,复旦师生晨读、辩论、讲学依旧。1945年,时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陈望道还在北碚自筹资金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座新闻馆——复旦新闻馆。开馆时,门口就挂起了“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对联,这段历史也在《望道》中有所呈现。

北碚夏坝得名

正是源自陈望道

在抗战时期

复旦大学西迁至北碚

在嘉陵江边的“下坝”建校复课

陈望道将下字更改为华夏之“夏”

此后,复旦大学在烽烟炮火中

坚持中华民族的高等教育事业

并因此构筑起抗战大后方的“小延安”

复旦大学法学(复旦大学法学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