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年龄限制(考研年龄限制最大年龄)




考研年龄限制,考研年龄限制最大年龄


职场内卷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一边是超过千万的应届毕业生需要“尽快就业”,一边是35岁以上人群面临的“职场危机”,这在当前时段确实是就业形势中的两个大难题。虽然年年讨论,但是年年有本难念的经。

普遍而言,应届毕业生再难,只要愿意放下身段、躬身入局,总还是能就业的,至于择业来讲,随着职场经验的增加,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对于“35岁职场危机”这事,各方讨论了这么多年,除却见证了形势的日渐明显,基本上没什么建设性解决方案。

一定程度上,“35岁职场危机”之所以令人痛心疾首,主要是绝大多数人要到60多岁才能退休。那么也就是说,遭遇“35岁职场危机”的人,其实还要工作30年左右的时间。如此之下,谁遭遇上“35岁职场危机”,都会很无力。

当然,这还没说到现实中强加上来的各种问题。要是把工作这个生活支撑对应的压力再摊开来说,基本上可以说“35岁职场危机”就是“35岁人生坠落”。对于这个现实问题,一般认为“35岁职场危机”的形成,是因为企业觉得超过35岁的员工“狼性”不够,同时薪资要求比应届毕业生还高,所以不愿意招收35岁以上的员工。

这样的说法,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是被公认的。但追根溯源,还是因为企业在人才市场中可以找到替换的人才,也就是说总体的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的。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满大街是本科生的时代”正在走向“满大街是研究生的时代”,当然我们也经过“满大街是中专生的时代”和“满大街是大专生的时代”。

更进一步说,人才市场所谓的供大于求,还不只是简单地供需关系的问题,还存在人才内卷的问题。也就是说,应届生或经验少的求职者除了薪资比“35岁以上的员工”低,还可能学历更高,如此之下,当对应的工作有可替代性时,企业自然愿意换人。

所以很多人提到“根据需求选人”,而不是根据“学历”、“年龄”、“长相”等等单一限制选人,只是理论上成立,而回到现实当中,同样的薪资,企业肯定愿意招更优秀、更年轻、更好看的员工,并且还是建立在方方面面叠加效应的基础上。

另外我们还要清楚,职场不只是工作本身,牵涉到层级跃升,自然就回到人与人互动的问题上。尤其是牵涉到管理的问题,坊间是有一套理论的,就是认为经验和阅历多的人不如经验和阅历少的人好管理。不过,一般来讲没有企业愿意承认这个用人潜规则。

因为它属于世俗社会的一种“驭人术”。即便当前很多大公司也在强调扁平化管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基本上不论团队大小,负责人总比成员年龄长一些。当然不可否认,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是存在年龄“倒挂”现象的,但总体来看还是极少数。

一方面,负责人更年长能更好的引领团队,另一方面,主要是负责人向下管理时,如果成员比自己年长,碍于年龄对见识的影响,传递效率会变得低下。尤其再加上职场中难以避免的争斗情绪,很容易走向“不服管理”的困境。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35岁以上的人群已婚的比例较大,他(她)们对于工作和生活存在不可回避的折中考量,所以“狼性”不够也就不足为奇。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让35岁以上的人群为了工作放弃生活,而是面对这种社会性的困境,是该到反思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也要承认“35岁职场危机”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必然结果。再好的举措也只能是整体上缓解趋势和后果,但是无法彻底避免。因为回到个体身上,要想不被职场淘汰,只能是“以卷抗卷”。

换句话说,在没有新的经济浪潮出现之前,人们只能被动地卷入“内卷”。因为放眼全球,这种问题各个国家都存在,迄今为止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方法可以去解决。有的只是“持续焦虑”在不断地加码和不断地发酵。

正如艾恺所言:“在功利主义普遍扩张(以功利的标准判断全人类)的同时,它也将个人“非人化”了。”因为,将公众利益集中在个体的功用性上,也就是只专注在他(她)和其他(她)人的比较性(较高或较低的功用程度)上,而不注意他(她)个人特性的特殊意义。简言之,这个文化既是个体的又是非个人的。

把这个看法移植到职场内卷上,本质上就是“把人变成了物”,也就是只强调人在工具性上的“性价比”,而忽略了“人对于工作”和“个体对于人生”的感受,以至于“35岁职场危机”沦落到最后,也只是个体的直接困境,至于挑人选人的企业,就算不说是喜闻乐见,起码过程中是主动的。

考研年龄限制(考研年龄限制最大年龄)

赞 (0)